DMG MORI工業4.0解決方案成就自動化生產
來源:
|
作者:freewto
|
發布時間: 2019-05-31
|
3663 次瀏覽
|
分享到:
1965年,Wilhelm Schaeffler與Georg Schaeffler創建LuK公司,為大眾公司的甲殼蟲汽車批量生產膜片式彈簧離合器,自此成功地保持發展。該公司為Schaeffler集團的子公司,擁有大約5,500名員工,工廠分別位于Bühl、Bumatten、Sasbach和Kappelrodeck。自2018年1月起,Buhl成為Schaeffler集團汽車OEM總部所在地。該公司創新的生產工藝是確保公司技術領先的關鍵。
1965年,Wilhelm Schaeffler與Georg Schaeffler創建LuK公司,為大眾公司的甲殼蟲汽車批量生產膜片式彈簧離合器,自此成功地保持發展。該公司為Schaeffler集團的子公司,擁有大約5,500名員工,工廠分別位于Bühl、Bumatten、Sasbach和Kappelrodeck。自2018年1月起,Buhl成為Schaeffler集團汽車OEM總部所在地。該公司創新的生產工藝是確保公司技術領先的關鍵。最新案例是由5臺DMU 80 eVo linear 加工中心組成的柔性生產單元,該系統由DMG MORI與Schaeffler公司合作開發及實施且用時不到11個月。
Wilfried Schwenk
Schaeffler的Kappelrodeck工廠工具總監
“德國制造”享譽全球。然而,經濟地生產產品同樣是巨大的挑戰,為此,Schaeffler早已從開發和生產自己的模具著手。Schaeffler的Kappelrodeck工廠模具總監Wilfried Schwenk介紹其部門目標時說:“創新的成形技術幫助我們更高效率地批量生產零件”?!半m然實際上在中國生產模具更便宜,但我們對模具的需求很大,我們生產的模具要發到遠達中國的工廠?!边@是Schaeffler不斷尋找降低成本機會的原因,特別是模具生產的成本。
40臺DMG MORI機床高精度地生產模具
工具部憑借120多臺加工中心和車削中心的現代化車間不斷提高生產力。其中40臺機床來自DMG MORI,事實證明,這些機床是零件制造的創新標準。起初,復雜工件在DMG MORI高精度的HSC 75 linear 加工中心上加工。2007年,增加該機的自動化版,Wilfried Schwenk解釋說:“由于自動化,我們可以在機床無人值守加工的同時,集中精力準備新任務單,以此顯著提高生產力?!?/span>
高精度的加工中心,例如DMU eVo linear系列,是Schaeffler的標準生產設備。Schaeffler的Kappelrodeck工廠的機床采購負責人Marco Rettig說:“該系列機床的模塊式設計讓我們可以靈活地根據應用要求配置機床,滿足嚴格要求”。機加工負責人Andreas Glaser補充說:“對于機床生產的工件,其品質必須無任何瑕疵,還需達到必要的效率”。

左起:Schaeffler集團Kappelrodeck工廠機加工負責人Andreas Glaser,
模具制造總監Wilfried Schwenk,機床采購負責人Marco Rettig
5臺機床和180位托盤系統組成量身定制的自動化系統
Schaeffler攜手DMG MORI進一步提高自動化程度,將5臺DMU 80 eVo linear 加工中心連接在一起。該系統長達30米,除5臺加工中心外,還包括刀具預調儀、兩個工件裝夾位和一個卸件位。刀具預調儀將刀具數據通過裝夾位處的掃碼器自動傳給機床,甚至在機器人將刀具送到機外的刀庫前傳給機床。Andreas Glaser解釋說:“機外刀庫提供多達105刀位,用于存放不常用的特殊刀具?!皺C床內提供120位刀庫,用于標準刀和備用刀?!睓C床上也配掃碼器,用其傳輸刀具數據。該系統還配托盤和刀具雙抓手的發那科機器人。長隔架的托盤庫提供180個盤位,托盤尺寸達450×450mm,承重達250kg。